主页 > 情感散文 > 正文

记忆力的村庄

2022-03-30 16:44:25 来源:故里文学 点击:4

家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农村里,我从小就是闻着泥土的芬芳长大的,对着土地和自然有着特殊的偏爱。喜欢一切生长在土地里的东西,喜欢一切接近自然的生活。

在记忆的深处,家乡的一切仿佛都还是原来的样子。那时候,所有的生活都是简简单单的,贴近自然的。在简朴中,守护着快乐和希望。村里的房子都是土坯墙,墙上架着实木横梁,梁上架椽子,再盖上青石板。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人家的房顶盖的是那种黑色的瓦片。所有的门窗,都是木头的。“小扣柴扉久不开”中的柴扉大概就是这种木门了。各家的房子都留有大大的屋檐,防止下雨天,雨打在泥土墙上,损坏房子。屋前屋后,载着果树,或者桑柏。出门不过几步,便可以到菜园里,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各色蔬菜,纯天然,无污染,可以放心食用。那时候,住在那个小小的村子里,人们根本就对污染没有概念。

当时,村子里还没有通电。大家都是过着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生活。早上,天空刚微微泛出鱼肚白,人们便起床,带着干粮,迎着晨曦,扛着锄头往地里走去,急忙开始劳作;傍晚,当太阳敛尽最后一抹余晖的时候,劳作的人们便在漫天的彩霞下再扛着锄头回家。此时,各家各户房顶的青石板上已经升起了缕缕炊烟,而孩子们却还在溪水边嬉戏玩耍,银铃般的欢乐笑声充满着整个村子。狗,懒洋洋地趴在自家门前,眼珠子却不肯停歇,时不时左顾右盼。鸡,也早就被关进笼子里了。猪圈里的猪,鼓着圆溜溜的大肚子睡得正香。一切都慢慢地进入了安眠的状态。

后来上学时,当学到陶渊明的《归田园居 》中的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的诗句时,蓦然间发现千年前的劳作场景竟和千年后还是一模一样。田园生活,千百年来,都未曾改变过,种庄稼的人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,和那亲爱的土地打着交道。是啊,土地不会欺骗每一个辛勤劳作的人,也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偷懒的人,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

慢慢地,夜幕降临了。天空繁星点点,月亮挂在东山之上。爱迪生很早就发明了电灯,可是电灯的光芒却还未进入我们的村子。家家户户仍然点着煤油灯,微微的光芒在玻璃灯罩的保护下,照亮了半个屋子。蜡烛在那个时候也是一种奢侈。此时,一家人,都围着一方小小的木桌子坐着,在煤油灯暖暖的光亮下,吃着温馨的晚饭,相互间诉说是这一天发生的事情。现在的年轻人,尤其是年轻情侣之间,经常会有一些浪漫的约会,这烛光晚餐便是餐桌上浪漫的代名词,一张华丽的餐桌上有美味的菜肴,美丽的鲜花。银烛的光明明暗暗,照着杯里的酒,照着情人间那温柔的面孔。他们可曾想过,他们追逐的所谓的浪漫,其实在那个不远的村子里天天上演着。如此的浪漫,就是我曾经真实的生活。

夏季的傍晚,天气炎热,大家一般都不会睡得太早。于是,便熄了油灯,搬着小木凳子,到操场的树下乘凉,邻居也会过来凑在一起,聊聊家常,谈谈风生,听听虫鸣鸟叫,看看天上的月亮星星,给孩子讲一些古老的故事。夜深了,天转凉了,人也都乏了,就回到屋内,睡觉。这时,是不用点灯的,借着从窗户外透进来的月光便可以摸索着上床睡觉。即使是无月的晚上,凭借着对家的熟悉,不用灯光,也可以顺利上床睡觉。

在星星的低语中,劳作的人,嬉戏的孩童都进入了梦乡。夜,安眠了。嘘!虫儿,你也休息吧。

村子里的山,依旧青翠绵延不绝,而溪里的水却干涸了。村里的人,依旧过着平淡安然的日子,而房子却只剩下颓圮的泥墙。永远回不去的村庄,我们在梦里见。

版权作品,未经《短文学》书面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

儿童癫痫病应该怎样治疗呢
什么是癫痫这种疾病严重吗